绿色财税政策: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
元描述: 解读中国政府发布的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》,深入分析绿色财税政策体系的构建和落地,探讨其对产业转型升级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推动作用,并展望未来绿色财税政策发展趋势。
引言:
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,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,并将其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。近日发布的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》明确指出,要健全绿色转型财税政策体系,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绿色财税政策作为引导全社会向“绿”而行的“指挥棒”,在促进企业节能降耗、助推资源高效利用、带动绿色消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本文将深入解读绿色财税政策的内涵、体系、实践和未来发展趋势,探讨其如何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。
一、 绿色财税政策体系:多税共治,多策组合
1.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
《意见》提出,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财税政策体系,支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、传统行业改造升级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、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广等领域工作。
“绿色转型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,但也应看到,绿色发展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外部性,这种外部性难以通过市场得到补偿。如果没有合适的补偿,绿色转型必然会受到影响。通过财税政策充分补偿绿色转型产生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,对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”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教授乔宝云表示。
财税政策既要发挥市场“无形的手”作用,也要体现政府“有形的手”作用,精准有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2. 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
近年来,中国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,完善多元化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渠道,为绿色发展提供资金保障。
-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: 2023年,财政部门持续支持深入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评估完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补助政策,将12个城市纳入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范围,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风险管控,强化治污成效考核激励。
- 加强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: 加大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力度,引导新建黄河干流甘宁段、宁蒙段,长江干流湘鄂段、苏皖段、鄂赣段,以及永定河冀京段等流域省际补偿机制。
- 支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: 新增支持河北白洋淀上游流域、吉林鸭绿江重要源流区、海南南部典型热带区域等7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,全面覆盖“三区四带”国家生态安全屏障。
- 支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: 支持开展国土绿化试点示范、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项目,提升重要生态系统多样性、稳定性和持续性。
3. 绿色税制体系逐步形成
在税收方面,中国目前已形成“多税种共治”的绿色税制体系,涵盖环境保护税、资源税、企业所得税、增值税、车辆购置税等。
- 环境保护税: 通过“多排多征、少排少征、不排不征”的导向机制,倒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、加强环境治理、发展循环经济。
- 资源税: 通过确立以从价计征为主的征收方式,建立起与资源产品市场价格直接挂钩的税收调节机制,鼓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。
- 其他绿色税收优惠政策: 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取得的收入减免企业所得税、对相关产品及劳务即征即退增值税、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、车船税等,鼓励节约资源、“变废为宝”,促进汽车行业降碳减排。
二、 绿色税收精准发力:多部门协同,合力推动
1. 政策目标明确
《意见》提出,落实环境保护、节能节水、资源综合利用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税收优惠。完善绿色税制,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,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体系,研究支持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。
“整体上看,我国目前已逐步构建起以环境保护税为主体,以资源税为重点,以耕地占用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、消费税等税种为辅助,并以其他税费优惠政策为补充的‘多税共治’‘多策组合’的绿色税收体系,在资源开采、生产、流通、排放等多环节发挥着抑制企业耗能与排污水平、鼓励企业节能减排的‘双向驱动’作用,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。”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表示。
2. 征管协作机制不断完善
为确保绿色税收政策有效落地,中国已建立起多部门协同的征管协作机制。
- 税务部门与生态环境、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加大联合控管、联合激励、联合惩戒等协作治税力度。 例如,税务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建立了“税务征管、企业申报、环保监测、信息共享、协作共治”的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机制。
- 各地结合实际优化机制,合力推动绿色税收效能更充分释放。 例如,重庆市税务局发布《绿色税收助力美丽重庆建设行动计划》,实施“多税共治守护碧水蓝天净土”“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支持”“多跨协同机制优化”“推动绿色税制改革”“绿色税收数智化升级”“绿色税收以税资政”六项行动18条举措,持续提升绿色税收效能。
3. 绿色税收政策成效显著
通过绿色税收的引导调节,更多行业企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。
- 清洁能源发电销售收入持续增长: 国家税务总局统计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,今年1月至7月,清洁能源发电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.1%,占电力生产行业销售收入比重为35.7%。
- 工业企业环保投入不断增加: 工业企业购进环境治理服务同比增长18%。
- 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增长: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显示,今年1月至7月,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同比增长36.6%,绿色出行理念更加深化。
三、 有效助推产业转型:护航新产业发展,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
1. 绿色财税政策助力产业转型升级
“财税政策涉及面广、调控力强,对于推动绿色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。《意见》提出的健全绿色转型财税政策的相关举措,将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深远和广泛的影响,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环境,进一步夯实绿色发展的根基,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双向互构。”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、西财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表示。
2. 支持节能环保领域新产业发展
相关财税政策将护航更多节能环保领域的新产业发展。例如,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从事氢能装备、特种气体、天然气等储运装备业务,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费优惠政策,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有底气。
3. 优化税收服务,营造良好营商环境
各地税务部门持续优化服务举措,拓展服务渠道,聚焦纳税人缴费人最关切的问题,探索推出更多智能化、集成化、个性化、场景化服务,进一步增便利、提质效,为推动绿色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。
- 建立税企直联机制: 四川遂宁市税务部门建立税企直联机制,走访了解企业实施资源回收、购进环保设备等绿色投入情况,精准推送资源综合利用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,鼓励企业由“被动减排”向“主动治污”转变。
- 推出特色服务品牌: 湖南税务部门结合风电、光伏发电企业成长周期和特点,推出“绿电行业税费工作室”“风电产业税收服务队”等服务品牌,选派业务专家“一对一”讲解税费政策、解答涉税疑问,并在诉求响应、政策落实、精细服务、精简流程等方面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。
四、 常见问题解答
1. 绿色财税政策如何发挥作用?
绿色财税政策通过财政补贴、税收优惠、环境保护税等手段,引导企业和个人将绿色行为转化为经济利益,从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、节能降耗、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消费等。
2. 绿色财税政策有哪些具体措施?
绿色财税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:对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进行税收减免、对污染排放企业征收环境保护税、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进行税收优惠、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税收减免等等。
3. 绿色财税政策如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?
绿色财税政策通过支持绿色技术研发、降低绿色产品生产成本、提高污染排放企业的成本等方式,引导企业向绿色低碳产业转型,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
4. 如何评估绿色财税政策的成效?
评估绿色财税政策的成效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:一是观察企业绿色投资和绿色技术研发投入的变化;二是观察污染排放和资源消耗的变化;三是观察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消费水平的变化。
5. 未来绿色财税政策发展趋势如何?
未来绿色财税政策将更加注重引导和激励,更加精准有效。具体而言,将更加注重碳排放的税收政策,例如碳税、碳排放交易机制等;更加注重绿色金融的税收政策,例如绿色债券、绿色基金等;更加注重绿色科技的税收政策,例如对绿色技术研发、绿色产品生产等方面的税收优惠。
6. 企业如何利用好绿色财税政策?
企业需要了解相关绿色财税政策,及时申报享受税收优惠,并积极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和清洁生产,提升自身绿色竞争力。
五、 结论
绿色财税政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举措,它通过财政支持和税收政策,引导企业和个人进行绿色投资、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,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。未来,中国政府将继续完善绿色财税政策体系,进一步发挥其引导和激励作用,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。
关键词: 绿色转型,财税政策,绿色发展,产业转型升级,节能环保,新产业,税收优惠,碳达峰,碳中和
